珠江人家-第29集

收藏下载分享

类型:战争 / 剧情 / 悬疑地区:大陆年份:2023

导演:吴斌

演员:张宇菲 / 陈颢文 / 郭晓婷 / 杨雪 / 季承 / 李思博 / 张熙然 / 何羽霄 / 刘向京 / 孟阿赛 / 曲家辉 / 刘钇彤 / 傅天骄 / 冯鹏 / 张政勇

在线播放如遇卡顿,请切换播放资源

线路1 线路2

第01集
第02集
第03集
第04集
第05集
第06集
第07集
第08集
第09集
第10集
第11集
第12集
第13集
第14集
第15集
第16集
第17集
第18集
第19集
第20集
第21集
第22集
第23集
第24集
第25集
第26集
第27集
第28集
第29集
第30集
第31集
第32集
第33集
第34集
第35集

剧情预览

该剧以1927年“四·一五”反革命政变为开篇,讲述了佛山中共地下党员陈氏夫妇为掩护同志撤离而惨遭杀害,老大陈山河(杨烁 饰)、老二陈青卫(张翰 饰)以及幼女陈立夏(郭晓婷 饰)兄妹三人也因此天各一方的故事。多年后兄妹三人分别在粤药、粤菜、粤剧方面各有所成,扬名广州。因缘际会下,骨肉终得团聚。国难当头之际,兄妹三人恪守本心,用一腔热血谱写出抗日风云的壮丽篇章。

影迷评价

  • 来自网友【比万】的评论 对于一部能同时把杨烁和张翰拉到一起的剧,我非常困惑。 导演可能是属茄子的,吸油大王。 毕竟从观众角度出发,这二位演员的特点确是有些相近(虽然这么说其实有点辱烁了,他不油的时候演技还是靠谱的),硬凑到一起,难免有观感重复之嫌。 怕不是导演有什么锦囊妙计,能妙手回春? 毕竟《珠江人家》也是在央视上星播出的大剧,我甚至在想,难道油王组合真的还有救? 可当我看了几集《珠江人家》,发现好像并没有什么不同,某些特写镜头实在劝退得紧。 有一集,杨烁扮演的陈山河去学习炒生姜入药,陈山河铁锨一拿,灶台一站,开始干活。 本来挺普通一事,导演硬是为此段配上了悠扬的提琴曲,再加上慢镜头与特写,不知道流着的是汗还是油的胳膊就愣生生戳到我的眼前,打眼一看还以为是全聚德的挂炉烤鸭。 这镜头有美感吗? 别人我不清楚,但在导演眼中一定是有的。 所以单从这一幕戏便不难理解为什么杨烁和张翰能同时参演《珠江人家》,导演可能就好这一口。 言归正传,《珠江人家》的质量水准究竟如何? 烂剧谈不上,只不过太土。 这里的土,指的是老土。 《珠江人家》如果出现在十年二十年前播出没一点问题,可放在今天,就显得有些突兀,它太过时了。 这类过时的剧当然不止《珠江人家》一部,但有一部算一部,都将创作者的不思进取暴露无遗。 《珠江人家》的故事用四个字即可全部概括: 国仇家恨。 具体点就是,抗战时期陈氏一家被杀,陈家三兄妹逃散,九年后兄妹团聚,并在接下来的日子中齐力救国。 以小人物切入历史大背景,借英雄儿女的奉献牺牲弘扬民族气节。 中规中矩,挑不出半分亮点的故事框架,“正”到能当申论素材,这就是《珠江人家》。 要说它烂,我真开不了口,毕竟编剧高满堂摆在那,故事下限是绝对有的。 但要说它多么精彩,多么值得一看,我头摇得能像拨浪鼓。 故事框架本身无趣也就罢了,里面的填充物简直称得上乱来。 《珠江人家》的摊子铺地够大,失散的三兄妹,分别被不同的人家收养,投入到不同的行业。 于是观众能在剧中看到老大进入的中药行业,老二进入的粤菜行业,以及老三的粤剧行业。 一部剧看三种传统文化,嘿!真值! 如果能拍出来那是真值,可问题是没拍出来。 要拍国仇,共产党、国民党、老蒋、日本人······又要拍家恨,大哥二哥想着法要报仇,还要分别塑造三位英雄儿女的成长情仇爱恨,给到文化呈现的发挥空间本就不多,如此境况还硬要将戏份打散,拉来中药、粤菜、粤剧三大行当。 贪多嚼不烂啊。 结果就是哪哪都是浅尝辄止,既没看到中药的博大精深,又没看出粤菜的名堂,粤剧和京剧昆曲的区别是什么,它的精髓在哪,这些统统没有。 说句不好听的,《珠江人家》就是把传统文化当成了凑时长的工具,用一道菜来形容,连个辅菜、调料都算不上,顶天了算是摆盘的萝卜花。 除此之外,本该出彩的人物塑造方面竟然最是糊弄。 陈家三兄妹,除了杨烁扮演的大哥陈山河外,还有张翰扮演的二哥陈青卫以及郭晓婷演绎的三妹陈立夏。 老大陈山河。 九年后在药铺当学徒,好不容易调查到了当年的凶手,在一个月飞风高夜,单枪匹马手持一把水果刀就要在野外解决掉凶手。要知道凶手的身份是警察,且他不久前才目睹了凶手当街用枪杀人。 如果不是编剧不让他死,不让警察拿枪,陈山河在当晚就能领盒饭。 老二陈青卫。 九年后在大饭店当学徒,做出来的菜被食评人点评为差并发到报纸上,让饭馆的生意一落千丈。陈青卫咽不下这口气,本来是跟着师傅去向食评人道歉求和,结果看到食评人的丑恶嘴脸,陈青卫当场就翻脸骂娘。 事后饭馆老板把食评人请到饭馆,给了一些好处,本来都谈妥的情况下,陈青卫闯了进来,当场用菜刀剁了自己的脚拇指,让食评人冲自己来。 编剧又发功了,饭馆老板突然正义凛然起来,呵斥食评人的下三滥,表示决不妥协。 言下之意,陈青卫被保了下来。 这两场戏的作用是什么不难猜,一来想表示兄弟俩豪气干云,骨子里都是热血汉子。 二来就是想展示他们此时的莽夫、一根筋,《珠江人家》时间线拉的长,起码得演到革命胜利吧?这就牵扯到人物的成长了。 所以如今这两场戏,很大目的该是为了衬托人物之后的变化,由莽撞变沉稳。 可是问题来了,这些戏份安排得太假、太刻意。 拿陈山河举例。 看看剧集此前怎么塑造的他,打小在陈家遭到灭门,三兄妹被坏人绑架时,是陈山河临危不乱、急中生智,这才让三兄妹逃出生天。 长大后,无论是成为中药大家的学徒时他知己知彼在拍卖行耍的手段,还是自己一人识破奸人的计谋,和武馆兄弟想办法跟踪当年的坏人玩了一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乃至和医馆老板商量以义诊的形式找到凶手······ 怎么看,陈山河都是个足智多谋、运筹帷幄的精英角色。 可就是这么个人,是怎么能干出拿着小刀就敢一人去刺杀很可能有枪在身的仇人? 更别提为了报仇,他可是蛰伏了九年。是怎么能让观众相信,他是能办出这种莽夫之举的人? 哪怕是为了衬托人物之后的成长,亦或是为了达到某种推进剧情的目的,可也不能罔顾人物逻辑,瞎来、乱来。 相较之下,三妹的一些高光戏份就亮眼了不少。 有一场戏,已成名角的三妹为了救自己被关押的师哥,去求人。 那贼人心怀不轨,说要救她师哥可以,她先陪自己吃顿饭,至于吃完饭会发生些什么,由得观众自己想象。 这种让女性角色以牺牲色相为代价来救男性角色的戏份,简直算是国产剧的传统艺能了。 《珠江人家》的选择倒是让我对它高看一眼。 “我师哥的脾气我了解,如果他知道我今天陪你喝了酒,或者还遂了你别的什么愿才救他出来,他会很不高兴的,我不会让他不高兴的。我师哥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脾气,你如果帮忙我们会很高兴,也会记在心里,但是你要觉得,你还能做点别的什么,那你真是想错了。” 终于放过了观众一回,不再用这种桥段恶心观众了,这段该是我追剧过程中看到的为数不多的亮点。 总得来说还是那句话,《珠江人家》虽然过时、无趣、有瑕疵,但还不到要用“烂剧”去为它盖棺定论的地步。 最后我还想再聊两句演员的表演,主要还是张翰。 虽然张翰的演技已经被观众吐槽了不知多少回,但从新剧中他的表现来看,他是压根一句没听进去。 时常莫名就露出经典的国剧名画,“塘主的微笑”。 一是从剧情看不知道怎么他就笑了。 二是他的微笑太假了,现实中会像他这么微笑的只有牙科诊所的模特,看得人太出戏。汉子哥,咱安心当个酷boy不好吗?
视频和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负责存储,侵权请及时通知。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