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第29集

收藏下载分享

类型:剧情 / 历史地区:大陆年份:1999

导演:胡玫 / 马骁

演员:李颖 / 王绘春 / 金风 / 苗皓钧 / 陈凤桐 / 杨洪涛 / 陆建艺 / 纪元 / 蒋国印 / 张新科 / 施建岚 / 陈昱 / 刘勇 / 钱学格 / 李定保

在线播放如遇卡顿,请切换播放资源

线路1

第01集
第02集
第03集
第04集
第05集
第06集
第07集
第08集
第09集
第10集
第11集
第12集
第13集
第14集
第15集
第16集
第17集
第18集
第19集
第20集
第21集
第22集
第23集
第24集
第25集
第26集
第27集
第28集
第29集
第30集
第31集
第32集
第33集
第34集
第35集
第36集
第37集
第38集
第39集
第40集
第41集
第42集
第43集
第44集

剧情预览

公元1722年康熙驾崩,素有“冷面王”之称的四阿哥胤祯(唐国强 饰)继位 。胤禛虽然并不是朝野所看好的皇位人选,却是康熙亲自选择的雍正皇帝。他在江南“煸动”灾民闹事,在城隍庙摆鸿门宴掏走了地方官和富商二百多万两银子筹款赈灾;他追讨国库欠款,逼得老臣上吊;刑部冤狱案,他隔岸观火,让八阿哥和太子斗得两败俱伤;百官行贿案,他借年羹尧之手血洗江夏镇,使得太子再度被废。
雍正当政后出现的山西诺敏案、科场舞弊案中,雍正杀了一批牵扯进去的朝廷中枢重臣。西北用兵、数省天灾,急需军费和赈灾,抄贪官污吏的家财,解决急需。而后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河南罢考案”、“铁帽子亲王大殿发难逼宫”、“含泪杀亲子”等一系列旨在推行新政、抑制官绅敛财和宫廷内部党争、挤压的历史事件贯穿雍正的一生和雍正王朝......

影迷评价

  • 来自网友【墨墨】的评论太美化此人了吧
  • 来自网友【好多鱼】的评论1998年,央视冒险花了2600万买下了电视剧《雍正王朝》的版权。2600万,现在看来不值一提,可在23年前却是个天文数字。当时央视主要是购买地方台出品的电视剧,一集只有2万元,95年为了鼓励出精品,他们把收购的价格从一集2万提高到了一集8万元,对于一些优秀电视剧给予额外的奖励,这个举措催生了《水浒传》《三国演义》《北京人在纽约》等一批精品好剧。可是胡玫导演在拍完《雍正王朝》后,却找到中国电视总公司,给44集的《雍正王朝》开价3200万,每集价格接近80万,几乎是市场价的10倍。尽管《雍正王朝》汇集了洪晃、唐国强和杜雨露等老戏骨,由金牌编剧刘和平操刀,是业内公认的精品,但这个价格还是劝退了大多数电视台,兜兜转转一圈后又回来了央视这边。央视的前台长杨伟光在审阅完这部电视剧后当即拍板,花了2600万的“友情价”买下了这部电视剧,可这背后的风险非常大。杨伟光台长是央视公认的改革家,从他1986年调入央视成为副台长后,推出了一系列大胆的举措。比如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飞机爆炸后,杨伟光拍板把这个新闻放在《新闻联播》的头条播出,时长足足有6分钟。将国际新闻放在国内新闻前播出,这在《新闻联播》的历史上实属罕见。比如1993年,在杨伟光的拍板下,央视推出了首档早间新闻节目《东方时空》,在过去中国人都是早上8点以后才看电视的,这个节目直接把国人的收视习惯提前了1个小时。比如1994年,又是在杨伟光的倡议下,央视首档带有批判性的新闻节目《焦点访谈》播出。再比如又是在1994年,在杨伟光的坚持下,央视首次在《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之间插播了30秒的广告,在政治性极强的节目里加入经济性较强的广告,这在当时看来是十分“出格”的行为,可是这个措施为央视打开了一条创收的新路子,短短几年央视的广告收入从10亿突破到了45亿。杨伟光台长因为这些大胆的行为被大家交口称赞,只是这一次他要面临的风险比以往更大。原因就在于《雍正王朝》不只是一部简单的历史剧,还是一部严肃的政治剧,不知道编剧刘和平是无心插柳还是有意为之,剧中很多情节和人物都和现实联系的很紧密。比如98年中国正进入改革攻坚阶段,很多民生问题变得十分尖锐,比如长江大洪水现在都记忆犹新,比如官员贪腐问题日益严重,比如豆腐渣工程遍地等等。而《雍正王朝》里就有黄河水患、科场舞弊、官员贪腐财政亏空等剧情,雍正也是一位锐意进取的改革家。这部剧在很多人看来有影射现实之嫌,在特别讲政治的央视,购买这样一部剧风险极大。如果能顺利通过审查,一切还好说。如果因为尺度和题材问题无法顺利播出,不仅这2600万要打了水水漂,台长杨伟光也很可能因为严重失职而面临行政处罚。在重重压力下,《雍正王朝》被送到上级部门进行审查,很快好消息传来,很多高层领导对这部剧给予了高度评价。1999年元旦,《雍正王朝》在央视正式播出,一集未删,立刻创下了16.7%的收视纪录,前总理朱镕基高度评价了这部剧,它也成为了全国党政机关推荐收看的电视剧。它几乎包揽了当年所有电视类的重要奖项,而央视在投入2600完后收益也非常可观,仅仅是首轮播出时的广告收益就超过了6000万。某种程度上说,《雍正王朝》就是中国历史剧之最。后来的《康熙王朝》和它相比,虽然赢了热度,但丢了深度,好好的历史剧拍成了大男主爽剧。后来的《大明王朝1566》和它相比,虽然赢了深度,但丢了地气,整部剧达到了艺术巅峰,但却忽略了电视本来是通俗的艺术,播出时收视率只有0.5%,续集也惨遭腰斩。只有《雍正王朝》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在深度和广度上做到了最完美的平衡。如今20多年过去了回看《雍正王朝》,它的三大特点足以是它载入中国电视剧史册。第一,《雍正王朝》是中国第一部真正的历史剧。在这部剧之前,中国的历史剧要么像《戏说乾隆》《武则天》一样,是充满了戏说和言情的古装剧;要么像《三国演义》一样是靠曲折的故事引人入胜的演义类电视剧。而《雍正王朝》是真正探讨一个王朝是如何运作的,全剧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上部是九子夺嫡,四子雍正得天下;下部是雍正改革,推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一体纳粮等三大行政,虽然得了天下,但却踽踽独行,沦为孤家寡人。它给国人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对中国的宫廷政治有了第一次清晰的认识,同时还为雍正皇帝进行了一次翻案,在过去雍正被认为是残暴的君主,这部剧播出之后国人心中的雍正成了朝乾夕惕的明君。《雍正王朝》之后,中国开启了真正的历史剧创作热潮,后来的《康熙王朝》《汉武大帝》《贞观长歌》《走向共和》《大明王朝》全都是这股风潮之下的作品,作为开创者,《雍正王朝》必将在中国历史剧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第二,《雍正王朝》是无数清穿剧的鼻祖。这部剧做到了雅俗共赏,特别是前半部分“九子夺嫡”的戏份里,几乎为后来的穿越文提供了现场的模板,这也是它能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心狠手辣的老大,有名无实的老二,韬光养晦的老三,扮猪吃老虎的老四,我全都要的老八,抱团取暖的老九和老十,侠气十足的老十三,郁郁寡欢的老十四,这九个皇帝候选人性格迥异,各个身怀绝技,这其中的权谋十分精彩,《权力的游戏》和它比起来就是个弟弟,后来的《步步惊心》《甄嬛传》《琅琊榜》等剧几乎都是直接从《雍正王朝》的“九子夺嫡”里寻章摘句,这也是为啥清穿剧总喜欢和雍正谈恋爱的原因。第三,《雍正王朝》上演了双王对决。老话说“王不见王”,可是在这部剧中两位老戏骨焦晃和唐国强分别饰演了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这对于观众来说是一种幸福,对于唐国强来说却有点倒霉。唐国强一生最精彩的两次表演分别是在《三国演义》和《雍正王朝》里,他虽然贡献出了100分的演技,却生不逢时的遇到了两个110分的对手。在《三国演义》里,饰演曹操的鲍国安压过他的表演,拿到了飞天奖的视帝。在《雍正王朝》里,饰演康熙的焦晃也盖住了他的风头,拿到了飞天奖的视帝。唐国强回想自己的一生,恐怕要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了。不过对于观众来说,这却是一次难得的享受,《雍正王朝》里焦晃老爷子的表演轻松自如,云淡风轻,不仅超过了唐国强,甚至连后来《康熙王朝》里的陈道明也无法与之媲美,可以说这部剧的上半部是焦晃一个人carry的,到了下半部才把接力棒递给了唐国强,这种双王对决的场面实属罕见,只有在后来的《汉武大帝》中又再现了一次,以后提到历史剧,焦晃和唐国强的这段“孽缘”也将被一次次提起。总之,《雍正王朝》注定是一部常看常新的电视剧,当年央视用2600万的赌注给观众带来了一场撼动心灵的作品,而在现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已经不可能拍出这样针砭时弊借古讽今的重量级作品了,我发现很多年轻人在B站抖音上还在津津有味地回看这部剧,这说明了好的作品能经受得住时代的考验。
视频和图片来源于网络,本站不负责存储,侵权请及时通知。网站地图